FETC课题中心

未来工程技术中心·课题中心介绍

OVERVIEW OF FETC CORE RESEARCH FOCUS AREAS

一、定位与发展愿景
未来工程技术中心课题中心(FETC Project Center)是FETC旗下专门负责前沿课题设定、研究任务组织、管理机制制定与科研资源统筹的专业平台。中心以“支撑未来工程技术变革”为使命,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关键议题,通过推动跨领域系统性研究,为构建更智能、更绿色、更可持续的工程体系提供核心支撑。
FETC课题中心既是研究方向的导航者,也是科研组织的协调者,更是成果落地与制度联动的桥梁。其长期目标是在全球工程创新浪潮中,形成具有前瞻力、适应力和引领力的课题研究生态。

二、核心职责
1. 明确研究导向,规划年度与中长期课题布局
2. 组织申报流程,确保项目遴选公平、透明、科学
3. 管理项目执行,追踪研究进度、成果产出与资源配置
4. 构建多维协同,推动产学研融合与成果转化
5. 提供评审支持,协同技术评审委员会保障质量控制
6. 搭建人才平台,吸纳优秀研究人员及青年科研骨干参与

FETC课题方向总览

OVERVIEW OF FETC CORE RESEARCH FOCUS AREAS

聚焦多模态感知、语义理解、自主决策等智能核心环节,构建具备学习与推理能力的工程智能体系。方向致力于突破现有智能系统在复杂环境下感知不足、认知滞后的瓶颈,推动感知—认知—执行闭环智能的广泛落地。
阅读更多
面向跨行业、跨尺度的耦合工程系统,研究其结构建模、风险传播与协同调控机制。该方向强化系统整体性与动态适应能力,服务城市、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基础设施韧性提升与工程应急响应优化。
阅读更多
围绕工程全生命周期绿色化转型,涵盖绿色材料、低碳设计、循环制造与区域能源优化等研究路径。致力于推动工程实践节能降碳,支撑生态友好型产业体系建设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落地。
阅读更多
研究智能工艺开发、数字化生产流程与柔性制造装备,构建具备高精度与可演化能力的制造体系。该方向赋能高端制造业数字转型,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与工业智能化水平。
阅读更多
强调工程设计中的环境友好性、伦理导向与社会适应性,支持绿色建筑、韧性城市、低碳交通等多场景融合创新。方向旨在建立以生态、安全与公共福祉为目标的可持续工程设计范式。
阅读更多
课程申报流程

OVERVIEW OF FETC CORE RESEARCH FOCUS AREAS

申报流程细则

OVERVIEW OF FETC CORE RESEARCH FOCUS AREAS

未来工程技术中心(FETC)为推动智能科技、系统治理、绿色工程与社会导向创新等重点领域的研究工作,设立课题申报制度,以制度化、流程化方式确保科研资源配置的公开、公正与高效。以下为课题申报的全流程操作细则,适用于中心主办的各类科研计划、人才项目或专项任务。

一、发布指南
课题中心每年根据研究规划与平台发展战略,集中或分批发布课题指南。课题指南由课题管理委员会牵头制定,内容包括:
1. 课题方向说明与研究目标设定;
2. 课题支持类型(探索类、集成类、示范类等);
3. 项目周期与拟支持额度;
4. 申报人资格与单位条件;
5. 附件清单、提交方式与截止时间。
课题指南通过FETC官方网站、合作单位渠道及通知系统发布,并附带《课题申报书》与《常见问题解答(FAQ)》作为参考文件,确保信息传达准确明晰。

二、材料准备
申报人应在指南规定期限内,基于申报书模板认真填写项目方案。提交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1. 《课题申报书》电子版与纸质盖章版;
2. 项目负责人简历、核心成员情况表;
3. 相关研究成果证明材料(如代表性论文、授权专利、获奖信息);
4. 所在单位推荐函或支持意见(如为非独立法人单位);
5. 涉及人文伦理、数据安全等特殊情形的补充说明。
所有材料应保持内容真实、格式规范,字迹清晰、无缺项,建议提交前由单位科研管理人员进行预审核。

三、资格审查
由FETC秘书处与课题管理办公室联合组成审查小组,对所有申报项目进行初审,主要确认:
1. 申报资格是否符合课题指南所列条件;
2. 材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符合申报书规范;
3. 是否存在课题方向不符、课题重复申报、已承担课题冲突等问题;
4. 单位法人资格与经费管理能力是否满足资助要求。
形式审查通过者将进入专家评审流程,未通过者将在规定时间内收到反馈说明并可一次性补正。

四、专家评审
资格审查合格的课题项目将进入学术评审阶段,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初评分配:课题中心匹配3位以上具备相应领域背景的评审专家,进行双盲评审。
2. 评审内容:依据“创新价值、学术水平、技术路线、执行能力、应用前景”五大维度进行评分,并提出书面评议意见。
3. 风险提示:如涉及高风险研究、伦理敏感问题,专家须特别备注,由伦理委员会或专项小组进一步审议。
4. 分值汇总:中心评审秘书组对评审结果进行技术处理并排名归类,为复议阶段提供依据。

五、集中复议
中心课题管理委员会将对专家评审结果组织集中复议会议。该环节不仅是对分数排名的确认,更注重对项目战略契合度、研究团队能力及实施可控性的综合判断。复议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方式:
1. 听取评审组代表对争议项目的重点说明;
2. 组织申报人进行在线答辩(如必要);
3. 针对边缘项目开展补充材料核查或评议。
最终形成拟立项建议名单,经主任会议审定后提交下一阶段。

六、结果公示
拟支持课题名单将在FETC官网统一公示,公示期为5–7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包括:
1. 项目名称;
2. 课题方向与项目类别;
3. 负责人姓名及单位;
如在公示期内收到正式异议,将由纪检或第三方专员组织复审。异议事项一旦属实,将暂停立项或重新评审。

七、协议签署
公示无异议后,FETC与项目承担单位签署《课题协议书》,内容包括:
1. 项目目标、执行节点与交付成果;
2. 过程管理要求与中期评估机制;
3. 知识产权、数据安全、论文署名等权责条款;
4. 合同解除、延期申请、变更备案等操作说明。
合同签署即为项目正式启动前的必要法律程序。

八、启动执行
完成协议签订后,课题中心将发布立项通知书,项目负责人正式开展实施工作。为确保执行效果,FETC提供以下支持与监管机制:
1. 纳入科研过程管理平台统一登记;
2. 实行“月进展填报+季度督导+中期检查”制度;
3. 提供过程专家辅导与资源匹配服务;
4. 严格执行“项目日志、材料归档、成果备案”等过程记录要求。
若项目涉及阶段性验收、跨单位协作或重大成果发布,须向中心报备并获取审批意见。如需项目中止、延期或团队变更等情形,应及时向课题管理办公室提交正式申请,并经审批后方可执行。

申报相关问答FAQ

FAQ

1. 课题申报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答:申报人应具备良好的科研基础,原则上应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主持过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申报单位需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或具备研发能力的企业。

2. 非高校或科研单位可以参与课题申报吗?
答:可以。鼓励具备研发能力的企事业单位、创新型平台与地方研究中心积极参与,须在申报材料中提供相应的科研资质和团队能力说明。

3. 是否允许联合申报?如何分工?
答:允许联合申报,主申单位需明确承担主体职责,合作单位须提交联合协议并清晰界定工作内容与资源配置。

4. 已承担其他科研项目是否影响本次申报?
答:如现有项目与拟申报课题在研究内容上无明显重叠,且项目负责人具备相应精力,则不影响申报,但需在申报书中如实说明在研项目情况。

5. 如何提高课题申报书的质量?
答:建议从五个方面着手:明确创新点、科学设计技术路线、详实阐述可行性、合理安排周期与计划、注重语言规范性。可邀请同行专家提出修改建议,增强专业性与逻辑性。

6. 本次课题是否对申报人职称有限制?
答:不作统一限制,但研究类课题原则上要求负责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实践应用类项目可视实际团队能力放宽条件。

7. 是否可以同时提交多个课题申报?
答:一个申报人同一批次只能作为负责人提交一个项目,但可作为参与人参与其他项目。

8. 项目周期和研究期限如何设定?
答:申报人应根据课题内容自主设定研究周期,通常为1至3年,并在申报书中明确各阶段目标与时间安排。

9. 如何界定课题研究成果的形式?
答:研究成果可包括论文、模型、平台系统、政策建议、技术规范、专利、产品雏形等,需结合课题特性合理设定,避免空泛描述。

10. 是否鼓励多学科交叉或产学研联合?
答:高度鼓励。跨学科、跨领域协同是FETC支持的重要方向,联合申报或交叉团队将优先考虑立项。

11. 是否有推荐的课题方向或领域?
答:FETC每年度发布《课题指南》,明确支持领域及研究方向,申报人应根据指南所列内容选题并结合自身研究优势。

12. 项目团队成员是否需固定?是否可更换?
答:申报时须明确核心成员信息。若项目执行过程中确需人员变更,须提交正式申请,经课题管理委员会审批后执行。

13. 若项目落选,是否可获知评审意见?
答:评审结束后,申报人可申请查阅专家评议意见,便于后续修改完善或再次申报。

14. 是否会有公开答辩环节?
答:部分重点项目或评分接近的边缘项目可能组织答辩评审,届时将由课题中心统一通知申报人。

15. 申报过程中是否可以修改提交材料?
答:在截止日前,申报人可通过申报系统自行修改上传材料。截止后将不再接受任何更改或补投。

16. 项目评审依据有哪些标准?
答:包括创新性、可行性、技术路线、团队能力、预期效益、社会价值等,具体以最新发布的《评审标准》为准。

17. 项目立项后是否需要中期检查?
答:需要。FETC将依据课题类型设定中期评估机制,内容包括执行进展、成果产出与计划完成度等。

18. 项目成果是否可以对外发布?
答:可以,但需在正式对外发布前将成果材料备案,并注明“由FETC支持”的相关信息。涉密成果须按照相关规定管理。

19. 申报书中是否需要体现项目资源与实施条件?
答:是的。课题申报书应说明项目拟投入的研究资源、已有条件和外部协同机制,包括实验平台、数据支撑、技术基础、团队结构等内容。这有助于评审专家全面判断课题的可实施性与实际落地能力,体现项目的执行保障水平和整体规划能力。

20. 若对评审结果有异议,是否可以申诉?
答:可以。公示期间可通过邮件或平台通道提交书面异议材料,FETC将依程序进行核查并在规定时间内反馈处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