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发布

FETC启动“青年科研人才支持计划”,构建跨代科研共创机制
时间:2005-05-16

为加强科研新生力量培育机制,未来工程技术中心(FETC)于本月15日正式启动“青年科研人才支持计划”,面向全国范围内35岁以下工程科技研究人员开放申请通道。该计划聚焦“交叉背景、原创潜力、系统视野”三大标准,旨在构建更具开放性与适应性的科研结构,鼓励青年人才以自主思维推动技术变革与问题重构。

作为FETC“人才结构多元化”战略的一部分,该计划为青年研究人员设立独立科研单元,允许其在既有课题体系之外提出具有独创性的问题设定,构建灵活的研究路径。申请者可提出课题设想,由中心评议委员会评估其问题意识、跨学科潜力与阶段目标,确定入选名单。

首期遴选出的五位研究人员分别来自信息系统设计、人机交互、绿色制造、工程认知等方向,他们在既往研究中表现出强烈的跨界融合能力与对工程系统价值内涵的敏感性。中心特别指出,本次支持计划“并非以成果为前提,而以问题探索为起点”,意在打破因循守旧的科研路径依赖,激励青年在实践中定义研究方式。

在组织结构上,青年单元将参与中心的定期课题交流机制,与其他研究方向保持开放连接。每位研究人员需在阶段性节点提交“自陈式进展纪要”,内容包括核心问题反思、方法路径调整记录与协作提案。纪要将由来自其他学科背景的三位观察者提出反馈建议,作为下一阶段构思的参考,强调“同行引导”而非“等级评审”的协同方式。

研究员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在制度上被允许围绕问题本身构建路径,而不是首先服从某个技术方向。对青年科研工作者而言,这种信任是巨大的驱动力。”

为了推动科研共创氛围,FETC同时设立了“青年互评环节”,邀请已入选青年研究人员彼此交换研究设想与初步方法,鼓励形成“双向打磨、互为质询”的机制。该举措旨在激发青年内部的反思动力,并为未来构建多主体科研网络奠定基础。

FETC青年事务部介绍,整个计划强调“允许试错、拒绝模板”,并将持续跟踪支持入选人员的科研路径,提供跨部门资源对接和实验条件协助。中心希望通过该机制,为工程科研建立一个“不以短期成果判断价值”的新实践平台。

该计划的设立不仅完善了FETC在科研组织结构中的“青年参与机制”,也为国内工程科研领域提供了突破传统线性人才梯队的制度样本。平台方面表示,该机制将在未来每年定期更新评审规则与支持方式,鼓励更广泛背景、经验路径多样的青年加入中心科研共创生态。

 

编辑:秘书处